我所经历的上一轮信贷资源向民营小微企业倾斜的点滴往事

01 前面的感触
近期,全力支持民营企业的政策频出,暖风频吹。
日前,银保监会提出:考虑对民营企业的贷款要实现“一二五”的目标,即在新增的公司类贷款中,大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不低于1/3,中小型银行不低于2/3,争取三年以后,银行业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占新增公司类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
看到这个政策,我内心真是五味杂陈,思绪渐渐回到了当年我给民营企业做贷款的日子。
先说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银行也是企业,只不过经营的产品比较特殊,是钱,而企业的第一属性就是逐利,赚钱。银行的商业模式就是把钱借给企业或者个人,收取利息,企业或个人到期还本或者陆续还本。
那么,银行有钱,民企需要钱,应该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啊,为啥银行不敢做民企呢?为啥本身是市场化行为的借贷,还要政府行政性命令呢?
一句话:风险大,有可能钱收不回来呗。钱这个生意,和其他生意还真不一样,民企的还款能力弱,不太懂得资金的管理规划,老板的个人意志太重,瞎折腾,一着不慎就陷入困境。你想的是他的利息,可是到头来他连本金都还不起,咋办?
话说回来,我曾在某国有银行分行的小企业部干了五年,从一般科员干到科长,全面负责业务的发展。这五年里,我眼看着小企业业务起来了,然后又崩塌了,最后又绝处逢生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五年来,我过手的企业超过5000家,存量客户始终保持在2000户以上,贷款余额最高超过120亿元。而这几千家企业中,几乎没有国企,99%以上都是民企,我的感触非常深。可以这样说,支持小微企业就是支持民营企业。
那几年里,政府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贯穿始终,监管机构每季度考核各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的情况,提出了两个不低于的指标(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后来2015年调整为三个不低于,那是后话。
因此各大银行不得不从政治层面高度重视小企业业务的推进,而所体现的就是额度,无论额度如何紧张,小企业的贷款必须是优先发放的,同时给每个支行下了比较重的考核指标。
而如何区分小企业业务呢?监管机构如何来考核各大商业银行呢?这里就涉及到了一个划分标准,2011年,财政部、工信部、统计局和发改委联合发布了文件,规范了企业划分的标准,主要通过企业的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和人数来区分企业规模的大小。
然而,由于小企业几乎没有审计报表,根本不知道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等真实数据,而关于人数,当时很多企业都没有给员工缴纳社保,如果企业不给你说真话,根本不知道有多少员工。因此,说实话,数据很水!
02 2009-2012年,大发展,穷尽一切办法给民营小微企业融资
这几年是银行小企业信贷业务大发展年。2009年4万亿之后,大水漫灌,最开始起步就是做抵押贷款。抵押贷款最好的资产就是商品房,主城区可以打7折,其次就是工业土地和厂房,最高打5折。
同时又根据金额做了区分,500万元以下的贷款,有抵押物的,不需要评级,可以直接用很简单企业申报书,不需要调查企业很多信息,在审批层面,只需要一位审批人审核即可。
而500万元以上的贷款,需要评级,因此需要搜集完整的财务数据。这可苦了要贷款的企业和银行的客户经理,很多贷款企业根本没有财务报表,贷款申请的资料也是杂乱无章,七零八落。
然而有抵押物的民营小微企业毕竟是少数,把有抵押的业务做得差不多了之后,咋办?
于是担保公司出现了。担保公司的业务模式在于担保公司给银行担保,给银行缴纳一定的保证金(一般是10%)用于风险缓释,如果业务出现风险,则担保公司负责赔偿。很快,社会上出现了一大批担保公司,国有的,民营的,纷纷而上。
早期,银行为了风险考虑,主要和股东背景雄厚的或者国有背景的担保公司合作,然而后期,却迫于业务压力,慢慢的准入了一些股东背景不那么雄厚的民营担保公司进行合作。最多的时候,我分行合作的担保公司超过了30家,担保余额最大的一家超过20亿元。
担保公司的出现,的确极大的促进了业务的发展。
担保公司的业务逻辑在于,可以按照注册资本十倍放大担保额度。在风险控制方面,担保公司将企业的机械设备,股权等银行不要的资产进行抵押,控制风险。
担保公司用得差不多了咋办,还要继续做业务,于是又衍生了很多种继续做业务的方式。
保理。就是应收账款融资,不少小企业给核心大企业配套,一般会有一个收款的账期,银行就根据这个应收账款给小企业融资,核心企业付款后偿还该笔融资。
记得保理业务推出来后,业务迅速放量,最高峰我这里有超过200个客户,超过10亿元的保理融资。保理业务的风控核心在于核心企业的付款能力,然而到了后期,对核心企业的要求越来越弱。
动产质押。即小企业将自身的动产进行质押,例如仓单质押等业务模式,主要就是钢材和煤炭。这种情况下需要有第三方监管机构进行合作,其逻辑在于小企业将货品放入第三方的仓库,第三方负责监管,保证被监管的货品的货值高于贷款所要求的金额。
这个业务当时我行只做了几笔,其原因在于太麻烦,每个季度都要去盘存,而且银行客户经理对这些也不专业,于是没做几笔,却也因此避开了后来出现大额不良的钢贸骗贷。
联贷联保。即让几个企业互相担保,如果一家企业贷款出现逾期,即其他几家企业负责偿还,每家企业需缴纳一定的保证金。这种模式简单粗暴,可以迅速的拓展一大批客户。
不过当时我行只做了一笔后就停止了,原因在于我行风控认为这种模式没有担保公司稳妥,在审批上要比单笔报复杂不少,于是客户经理没有了动力来推这个业务。也因此避开了后期互保模式连环套而形成的不良。
现在回想,那几年真是小企业贷款的好日子啊,业务蒸蒸日上,额度优先保证,企业按期还款,没有一笔不良产生,大家其乐融融,形势一片大好。
我在小企业业务部门的5年时间,其中只用了3年时间,余额就从33亿元飙升到最高峰的120亿元,每年都圆满完成监管机构和分行下达的任务指标。
上述业务模式和信贷产品,看起来都是天衣无缝,就算有企业还不了款,我行还是可以通过其他手段收回贷款本息。
危机总是来自于悄无声息之间,最繁荣的时候往往隐藏着致命的风险。很快,2013年,第一笔逾期和不良出现了。
03 2013-2015年,楼塌了,乱象频出,潮水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
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崩塌起始于浙江,然后逐渐蔓延到全国,以温州和上海钢贸业务最为知名。
2013年,我分行出现了第一笔小企业贷款业务的逾期,金额不大,300万元,企业采用厂房抵押的模式。厂房评估600多万元,贷款300万元。该笔业务突然出现逾期,让人猝不及防。
到了该还息的那天,客户经理发现企业账户上没钱了,于是联系企业,发现联系不上,于是到厂里看,竟然看到关门了,找不到人。这下事情可大了,整个分行非常紧张,最终发现是企业老板用银行借来的钱到外省去投资了某项目,血本无归,只有跑路,把烂摊子留给了银行。
最终只有处置企业的抵押物,结果600多万元的抵押物,卖了200多万元,还算不错的结局。
有了第一笔之后,源源不断的逾期和风险就开始陆陆续续出现了。到了2015年最严重的时候,上班第一天第一件事情就是看有没有支行报风险事项上来,若有,很正常,若没有,则感觉很不正常。
当系统性风险来临的时候,才发现之前的风控措施是纸糊的,不堪一击。
一切的一切,来源于经济机构的转型,当行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其实不需要任何风控措施,贷款都不会出问题,而当企业没有了还款来源的时候,所谓的抵押、担保,都只能抵挡一时。让我们来仔细看看其中的缘由。
住房抵押。这是最好的第二还款来源,实际上很多房子没有办法去处置,因为就是他的唯一住房,银行怎么去处置?
土地厂房抵押。工业土地和厂房,实际上非常不值钱,在评估的时候,为了多贷一点款,评估价值非常高,而在拍卖的时候,价格很低都没人要。当时我行有一笔业务成为坏账,土地厂房评估了3000多万,贷款1800万,最后处置了1100万,损失700多万。
机械设备。通用设备还好,略可以卖点钱,如果是专用设备,那真的是要当废铁卖了。好在当时我行极少做机械设备的抵押,而是把机械设备转移给担保公司,让担保公司来担保。
担保公司。最后一地鸡毛。担保公司的风控能力其实相当弱,很多担保公司其实就是空架子,不具备担保能力,所担保的企业连续出现问题后,存入银行的10%的保证金根本不够代偿,只有跑路。
还有恶意骗取贷款的担保公司,当时有一家民营背景的担保公司,其股东背景就是几个从事钢贸的民营企业,我去现场考察了,但后来分行认为风险较大没有通过。一两年后,爆出了这家担保公司在其他银行自担自融挪用银行资金数亿元去放高利贷最后崩盘的新闻,不由得一身冷汗。
保理。保理的模式是非常好的,出问题出在操作方面,2013年开始沿海一带金融机构出现了大量的保理不良,经过查询绝大部分属于造假,即根本没有这笔应收账款。
我分行紧急收缩,1年内从10亿余额压缩到6000万,但仍然出现了数笔不良,金额数千万元,经过查证就是造假。
动产质押。第三方机构和借款人联合造假,一是同样的质押物同时抵押给多个银行,重复融资,二是质押物造假,例如用热量不够的煤炭充数,例如一堆煤炭里面,其实是石头,只有外面一层是煤炭,等等。
联贷联保。当年联贷联保最大的问题是会牵涉到外面的企业,例如四家企业互保,如果一家出事另外三家负责代偿,但另外三家如果和外面的企业又有互保关系的话,如果这三家还不起,就又牵涉到外面的企业,当年浙江联贷联保出事,第一圈互保扩散到第七圈互保才止住,一个企业出事,牵涉到上百家企业,惨!
回头看,当年为了拓展业务,乱象频出!这里简单来说下为啥会形成这么惨烈的不良潮。
国家的政策出发点是好的,要给民营企业,要给小微企业信贷支持,促进其发展。但政策执行到下面,慢慢就变味了,成为了简单的要给企业钱,不管企业是不是能够承担这个贷款,是不是能够把这个钱用在实际的经营中,是不是能够还款等等。
这是一个连贯的逻辑,但逻辑上的某一节点开始发生了病变,最终导致了崩盘。
首先就是强行压任务,就是增量,必须多少给小企业,否则就是考核不合格。然后分解到每个分行,每个支行,就是给任务必须完成多少。
这就造成了一个怪的现象,小企业的贷款金额越做越大,客户经理为了完成任务,根本不愿意做小金额的业务,企业能做多少,就按照最大金额做,有支行甚至不做金额1000万元以下的信贷业务。
做贷款这个生意,和其他不同,做一笔500万元的和一笔2000万元的业务,付出的劳动是一样的,谁还愿意去做小金额的?曾经做过有个钢贸企业贷款2400万元,还好后来还了,现在回想起,一身冷汗啊。
那么给小企业做贷款的时候,没有报表怎么办?在巨大的业绩考核压力下,很多时候,银行客户经理和企业财务人员一起编制财务报表,而这个报表的真假,就不得而知了。
我发现在这个业务的过程中,各方根本不太关注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就是想方设法的把钱放出去。
而在行业积极向上,大水漫灌的时候,审批人员也放松了警惕,反正不会出逾期,不会出问题,又有担保,业务人员业绩考核压力又这么大,那就表面合规就行了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
其次就是贷款监督不力,大量的钱被挪用到其他方面
企业看到从银行拿钱这么容易,必然会出歪脑子。对于小企业贷款品种来说,大部分是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然而,真正把这个钱用于流动资金方面的,又有几个呢?
根据观察,我发现企业主要把钱用在以下方面:一是流贷固用,把流动资金用在固定资产建设方面,修建厂房,购买设备等等,这算好的,二是投资其他资产,例如投资房地产,例如放高利贷,例如拿去炒股等等,投资这些,风险极其大,例如高利贷,从银行年息7%借出来,然后拿到外面去3分放出去,这是TMD暴利啊!但一旦钱收不回来呢?
银行的贷款一年需要还一次,那么钱被挪用出去后,肯定是没有钱还了,咋办?社会上专门有做过桥资金的机构,即先把钱借给企业,企业还银行贷款,还了后银行再贷下来,企业再把这个钱还外面机构的钱。
银行需要增量业绩,企业按时还本付息,这个逻辑貌似天衣无缝,可以永续滚动下去。一片祥和的气氛,所以银行想着法子给企业融资,所有的产品创新就是给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融资,大家其乐融融,好不快活!
最后就是这个逻辑不再成立的时候,系统性风险就来临了。
而其大背景就是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转型。在这个结构性转型过程中,有些行业发生了衰退,导致资金链滚不起来了,这个灾难就开始了,一旦开始就发生踩踏效应,刹都刹不住!
举几个简单的案例!
例如担保公司!当浙江出现大量逾期后,总行一纸文件,不和民营担保公司合作,只收不贷!这样就突然断了我分行合作民营企业的路,资金链突然断了,企业哪里有钱来还?于是很快出现了一大批逾期!
例如保理业务!如果业务完全合规,核心企业付款后自然还款结束业务。然并卵的是,要么贷款企业早就已经回收了这笔应收账款,要么根本是假的应收账款,钱早就被挪用了!这相当于给了企业一笔纯信用贷款。沿海一带出现风险后,全部业务停下,也是只收不贷,企业又需要到外面去找钱,收得非常艰难!
慢慢的,银行审批部门的否决率高了,即企业到处找钱来把银行的钱还了后,却不一定能续贷来,这样就形成了企业在外面借了高利贷还银行钱,结果却没钱还高利贷了,一次两次外面的高利贷公司还能维持,后来这种模式彻底就崩了,相当于这种默契的规则被打破了。
后来,企业在外面就很难借到过桥资金了,而一旦还不上银行贷款,相当于征信记录就有了黑点,马上其他银行就会来逼债,导致企业突然死亡。
我曾亲见一家某大型汽车的供应商,业务很稳定,也能按期收到核心企业的付款,但企业把各大银行的流贷固用了,去买了土地修了厂房买了设备,其实企业经营还可以,老板也按照惯用思维,认为到时候去借一笔钱把银行的款还了就行了,没想到当时已经很难借了,直到最后一天仍然没有筹集到相应的款项,就这样,这家企业突然死亡了!很遗憾!
04 2015年后,回归商业本质,涅槃重生
小企业的信贷已经彻底崩盘,但业务还是要做,小微企业还是得支持,咋办?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问题出在两方面:
一是忽略了企业的基本面。企业的自身经营情况能否承担起这么多贷款,企业的经营流水如何,统统不清楚,泛泛的现场尽职调查流于形式,只要企业有担保方式,就编撰材料放贷款。
二是忽略了企业的第一还款来源。企业的第一还款来源一定是自有资金,而不是在外面去拆借。
所以,如果要信贷资金安全,一定是回归企业的本质,即是把钱用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去,然后用生产经营上的现金流来归还银行借款。
而把钱用在生产经营上的需求,一定是短频快!
那么给银行就出难题了,如何能够真实的看到企业的经营情况?
还真有答案:
从2014年开始,慢慢的摸索出来了两款产品,还真慢慢解决了这个问题,再加上监管机构将两个不低于变为三个不低于,更加注重贷款户数,这样就慢慢扭转了只做大不做小的局面,慢慢引导支行重点往客户数量上去拓展了。
首先我们根据企业的交易数据开发了一款产品。
银行里面沉淀了大量的企业交易数据,一是企业的存款,一会多一会少,二是企业的流水,那么就可以根据企业的这些数据,交易对手的情况,来判断企业的经营情况,再加上企业的征信和其他基础资料,就完全可以大致判断企业是否有还款能力。
例如,一家企业日均存款有80万元,每年交易笔数二三百笔,征信情况良好,那么完全就可以给予这家企业给予日均存款1.5倍,或者2倍或者其他倍数的信用贷款额度,而无需其他担保措施。
所以,根据企业的交易数据,我们做了一款产品,直接给信用贷款。而我分行交易结算的企业超过10万户,根据模型跑下来的有资格贷款的企业,超过1万户。
其次根据企业的缴税的情况策划了一款产品。
即根据企业缴纳的所得税和增值税的情况,反推企业的营业收入,而且这是和税务局进行合作,数据完全真实,根据企业真实的营业收入,来给予一个信用额度。
为了企业的短频快的需求,我们把这些流程全部放在企业网银上进行,即企业通过网上申请贷款,额度一年有效,一年后重新评估额度。提款也在网上,流程资料正确,贷款5分钟到账。还款也在网上,自行操作还款。
如此,整个小企业业务如拨云见日,突然就从阴霾中看到了艳阳天!
这种设计有三个特点:一是完全根据企业的基本面来核准额度,保证了第一还款来源能够到期还本付息,二是额度不会太大,企业基本没有动力去挪用搞其他的,只能用于日常的临时性的运营资金缺口,三是提款还款迅速,解决了企业真实的需求。
其实借款的还是那些企业,但这样模型一变,结果就完全变了。我打听了下,现在客户数量已经超过了5000户了,而且不良率很低。
小企业业务,涅磐重生!
05 尾声
这次政策性支持民营企业的政策,我是举双手赞成的,但我还是希望别又搞成了政治性的运动,还是希望这个钱到了民营企业手里,老老实实做和主业相关的东西,回归商业的本质。
希望,不要又是一场轮回,一地鸡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